《长安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·长安大学人·

以节能减碳为己任 做有担当的科研人

——记“绿色畅游”团队
   期次:第344期      查看:162   

柴油机作为汽车发动机中不可替代的一类,一直以来便具有马力强、提速快的特点,相比于汽油,柴油热效率更高、更耐烧的特点也深受人们喜爱。由于技术的不成熟,柴油提炼后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,并且对零部件的腐蚀也较强。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,由我校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李宇亮指导,吴欣、李嘉旎、郭荣、赵梓彤组成的“绿色畅游”团队经过潜心研究,改进出了柴油增效消烟剂。此添加剂通过提高柴油雾化质量,在为发动机提供强大驱动力的同时可降低排气温度、烟度、气体污染物排放,从而达到减少生成污染物、延长发动机寿命的作用,对我国开展区域复合污染防治,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。他们的作品《“绿色畅游”——节能环保柴油增效消烟剂的设计》在首届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大赛中也获得了全国特等奖。

体验未知     摸索前行

作为首届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大赛,这条全新的赛道充满了未知。“因为要将产品进行科学的介绍并进行推销,因此对文稿的要求非常严谨,相比于之前的比赛更加具有挑战性。”这是吴欣对这次比赛最直观的感受。在此之前,团队成员参加的比赛多为课题类竞赛,由课题组给定指标,各个团队按照要求高效精准完成即可。此次竞赛却是创新型比赛,从选题到方法再到成果均要求团队成员独立完成。对郭荣来说,最大的收获在于:“这次比赛真正意义上让我感受到了科研的不易,让我完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变。”此前,她虽有过竞赛经历,也收获过奖项,但走出论文海,走进实验室,走向试验场,还是初体验。起初,郭荣连需要测定的各个指标都不清楚,制表、画图也一窍不通,只能靠自己查阅文献一步步摸索。如今,在这些方面,她已显得游刃有余。“我现在起码达到了合格线吧。”郭荣笑着说道。

齐心协力    精益求精

为了能将实验成果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,从网络评审、视频汇报到线上答辩的每个环节,吴欣都要求每个成员参与其中,对材料进行字句斟酌,共同打磨到满意为止。八月中旬,项目迎来了线上答辩,虽然答辩只需要两名成员,但准备的过程却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。准备时期,吴欣让队员们针对作品数据和内容提出问题,进行了数次“模拟答辩”。答辩当天的上午,吴欣通过线上会议和成员一起校对内容,继续完善材料,保证以最好的状态参加答辩。

正是由于吴欣的这些举动,团队中的每个人才能各展所长,共同参与到这次比赛中,并收获经验和成绩。作为学姐,吴欣将经验倾囊相授,毫无保留;作为成员,她们也用不懈的努力在比赛中学习经验。双向奔赴,互帮互助,他们成就了更好的团队。

怀惴热情     风雨兼程

科研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,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取得进展的关键所在。今年大四的队长吴欣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导师的实验室,一路上参与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科创比赛,但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,面对保研及考研的压力,她也曾一度陷入迷茫。此时导师的鼓励宛如迷茫中的一束光,给予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:“反正这是你最后能参加的大赛了,就努力去尝试,不留遗憾,结束之后全心投入学业,老师也会全力支持你。”队员郭荣最初也很想参加此次比赛,比赛内容不仅与自己一直以来的研究课题相关,而她也想通过此次比赛取得一些进步,但巨大的课业及科研压力让她产生了动摇。“李宇亮老师鼓励我们不要犹豫徘徊,尽管放手去做,把比赛当成对自己的一次磨炼,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。”郭荣回忆道。此后,参赛队员不再纠结于比赛的结果,而是重拾对科研最原本的热爱,以平和的心态享受科研的过程。他们在实验室中一遍遍调整消烟剂的配比,分析记录每一次的实验数据,立志将作品打磨得更加完美。李宇亮也耐心细致地解答队员们的学术问题,关心队员们的生活状况,为他们的科研路保驾护航。“其实最终能获奖还是挺意外的,毕竟我们只是想竭尽全力做到最好,并没有太多获奖的心理预期。”结果公布后,吴欣及队员们都惊喜万分。

如今,比赛已经告一段落,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每一位参赛队员的努力、坚持与汗水。相比于耀眼的成绩,更珍贵的是队员们从中的收获与成长。以后,他们也将继续积累经验,活跃在节能减碳的科研之路上,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(张媛悦王雪萌)

长安大学 版权所有    在线投稿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364次访问,全刊已有619606次访问